本报记者 李昱霖 本报通讯员 杨雯公富网配资
8月14日清晨八点半,河北衡水市桃城区小萝卜托育中心教室,3岁的朵朵正在托育老师尹随随的引导下从矮书架上拿绘本。
在小萝卜托育中心占地1000平方米的校区,4个班级按年龄划分:乳儿班接收0~1岁宝宝,小班面向1~2岁幼儿,两个大班则服务2~3岁儿童。“家长可以随时接送。”该托育中心负责人罗淑贞告诉记者,与幼儿园固定时间接送不同,这里的托育服务更加灵活。
像朵朵一样,在衡水,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娃娃屋”里快乐成长。近年来,衡水通过构建“10分钟托育圈”等实践,持续破解“带娃难”。
构建“家门口”托育服务网
眼下,投资3900万元的衡水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正加速收尾,中心规划有10个托班、150个托位。投用后公富网配资,这里将成为全市托育“中枢”。
近年来,衡水市以“10分钟托育便民生活圈”为抓手,通过社区嵌入式托育、单位福利托育、幼儿园托班等模式,构建“家门口”托育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托育机构361家,托位2.3万个,千人口托位数5.6个。
在公办托育建设上,全市11个县市区实现公办托育机构全覆盖,同时积极推动单位福利性托育机构建设。目前,已有23家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让“带娃上班”变为现实。
幼儿园也在托育扩容。全市207所幼儿园对闲置教室进行适儿化改造,不仅将收托年龄从2~3岁扩展至0~3岁,还推出“早送晚接”弹性服务。
此外,衡水推出阶梯式入托补贴政策:对在市域内登记备案的所有托育机构入托的符合政策生育的3岁以下婴幼儿,均给予托育机构补贴,第一个婴幼儿每人每月300元,第二个500元,第三个800元至1200元。
超九成保育师持证上岗公富网配资
“教室里的教具都是按最新托育机构标准配置的。”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老师屈红指着实训教室的设备说。
衡水市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在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职业院校新开设或扩招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专业,构建“理论+实训+见习”培养体系。“我们与全市40多家优质托育机构建立校企合作,学生能进入机构跟岗实践,毕业即就业比例达到90%。”屈红说。
“3岁以上学前教育的资深老师好找,但托育领域的‘老手’确实少。”衡水爱婴托育负责人孙星坦言,在职培训成为托育人才成长的核心路径。
衡水市采用“线上+线下”“集中授课+分组实操”相结合方式,对全市3500名在岗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和1900名幼儿园教师开展定期培训和免费转岗培训,内容涵盖婴幼儿营养膳食等20余项课程。截至目前,全市保育师持证率已超过90%。
打消家长“不信任”顾虑
事实上,衡水的托育服务也面临现实考验。数据显示,全市0~3岁婴幼儿约6.6万人,实际入托人数仅1.7万人,托位利用率不足75%。“家长‘不了解、不信任、不愿托’的心理,成为托育服务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衡水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戈建国说。为此,衡水市组织家长实地参观,并开展科普宣传,逐步打消家庭顾虑。
此外,衡水市卫健委搭建全市托育信息管理平台,构建起政府、指导中心、托育机构、家长“四位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家长可实时查看孩子在园动态。
“通过手机APP随时能看到孩子的饮食、睡眠等情况,踏实多了。”衡水市民杨洋看着孩子在小萝卜托育中心的活动画面说。
针对托育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公富网配资,衡水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李英霞建议,进一步推动托育标准统一化,明确师生配比、课程设置、安全规范等核心要素,完善全流程监管机制;通过开发配套教材、建立实训基地、设立岗位实习制度,打造以“保教一体、医育融合”为目标的专业队伍。
利鸿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