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天津召开的上合峰会,原本外界最担心的就是印度会不会又跳出来“搅局”。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莫迪不仅没有挑事,反而积极配合,还爽快点头支持了《天津宣言》。要知道福盈策略,过去印度在上合组织里经常“唱反调”,如今突然表现得如此乖巧,显然不寻常。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莫迪这次“转性”的背后,是现实的压力在驱动。最沉重的一根“棍子”,来自美国的那份加征50%关税的清单。特朗普重返政坛后,立场急转直下,对印度态度骤然冷硬。不仅对印度商品加税,还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行为横加指责。归根结底,美国就是在逼印度选边:要么继续从俄罗斯买石油,承担美国的惩罚;要么老老实实站到美国阵营里。
这一拳打下来福盈策略,莫迪原本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算盘彻底落空。过去两年,印度依靠低价俄油维持能源自主,心里还有几分底气,如今这点优势也被美国抓住,用来当筹码威胁。能源、贸易、技术三条线一起被卡脖子,印度根本承受不住。所以,当上合组织向印度抛出“橄榄枝”的时候,莫迪自然无法拒绝。
展开剩余68%想明白这一点后,莫迪的态度也就不再僵硬。毕竟,他心里清楚,印度挤进G7、OECD等“发达国家俱乐部”的机会几乎为零。与其继续被美西方当作“备胎”,不如踏实在上合框架内谋取实在利益。更何况,中印之间长期存在的边境问题,也到了该降温的时候。莫迪清楚自己既打不赢中国,也耗不起。如果能借天津峰会的契机缓和紧张,等于在与美国博弈中多留一张底牌。
在峰会期间,印度方面已经主动释放出善意,表示愿意与中方重新就边境稳定机制进行磋商。这种姿态,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中方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的一句“矛盾是现实,合作是主线”,听似平淡,却分量十足。潜台词很明显:中国不惧分歧,但不会让分歧主导关系。先把能合作的事做好福盈策略,其他问题以后慢慢解决,这正是中国近年来一贯的外交逻辑——不搞阵营对抗,不逼迫选边,而是坚持“能谈就谈,能合就合”。
这届天津峰会,大家没有抢风头,而是聚焦于如何落实合作机制。能源合作、国际物流走廊等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本币结算机制的探讨。对印度而言,这几乎是量身定制:既能绕开美元,又能增强卢比在区域内的存在感,自然乐于接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彻底倒向中俄。莫迪的举动,更像是在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他明白不能把所有筹码都押在美国手里,现在是时候分散风险。缓和中印关系、加深与俄罗斯的合作,等于给自己重新打开了战略空间。但问题依旧存在:印巴矛盾难以消解,中亚国家对上合经济合作的实际成果仍抱观望态度。而最棘手的,是美国不会轻易放手。如果特朗普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印度可能会再次承受加码压力,届时能否维持现在的姿态,还很难说。
此外,上合组织本身也面临现实考验。许多机制还停留在设想阶段:资金从哪里来?成员国之间的协调能否真正跑起来?这些都不是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归根结底,莫迪这次表现得乖巧,并非性格突变,而是因为现实已经不给他任性耍脾气的空间。
美国的强压、中俄的善意、上合的新定位,这三股力量交织碰撞,逼着印度必须作出选择。中国的“合作是主线”不只是说给印度听,更是传递给所有还想坐在牌桌上的国家。如今的国际格局,不是拳头大就能独霸,而是谁能稳住节奏,谁才有资格带节奏。
这一次,莫迪押注的是方向:在中美夹缝中,能否找到更自在的生存方式。至于能不能赌赢,还得看他接下来是真心参与合作,还是依旧在两边讨好。如果真想在上合组织中闯出成绩,就必须明白福盈策略,这个平台强调的是稳健和互利,而不是折腾和算计。毕竟,没有人会长期容忍一个只知道“搞事”的合伙人。
发布于:天津市利鸿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